以趨勢投資法緊貼大戶動向,以專業角度觀察世界經濟變化,以分析為本制定投資投機策略。

2014/02/01

從政府看樓市

大年初二,碰巧未來姐夫又來見家長,這次談起樓市。
數年前看FB相,覺得未來姐父奇貌不揚,但再到兩年前知道未來姐夫原來是有樓一族,本人當刻的確對他完全改觀。本人承認自己現實,但社會就是這樣現實,你點睇人,人點睇你。我另一個朋友為生意人,談及他的溝女經,帶左個女仔到自己物業,在充滿格調既家同溫暖的地毯上,兩人的發展快如......不說了,說實是我葡萄極了。 (葡萄的動詞意思,上網搜查就能找到)

我想帶出的是香港置業的需求問題。在香港,即使樓價再貴,都有不少人以置業為目標。但政府卻無視供求失衡,內裏其實是力求以高地價政策、賣地方式達至收支平衡。多年來樓價上升的原因絕不是自由市場帶來的,而是政府決策造成的。價格上升下跌的基本是供求,投資股票的你也清楚炒價不會永遠存在。

商業世界沒有一世的朋友和敵人,有利益自然就會有人走過來,自身利益受損,自然有人對抗。引以香港為傲的是最自由市場,但可惜土地供應只能靠政府輸出,香港政府也永不會離開樓市的「既得利益者」之列

不單單是金錢上,爭取選票、特首的自尊也計上房屋政策發展。 特首決定賣地多少,不同的商界、團體、市民、政黨也會怪難政府頭上,難怪房屋政策上政府左右為難。

多建房屋,樓價下跌
(i) 如97年市場出現負資產 (投資失敗人士出沒注意)
(ii) 賣地令收入下降,只能加稅減福利
(iii) 地方原居民、保育團體出沒注意
(iv) 政黨出沒注意

少建房屋,樓價上升
(i) 有樓有士身資產繼續上升
(ii) 靠賣地收入可減低稅率,維持簡單稅制
(iii) 窮人、年青人、老人出沒注意
(iv) 政黨出沒注意

我作為政府,做什麼也有人罵,各高官更是有樓一族,當然維持高樓價會對自己有利吧。

但衣食住行是生活必需品,只是不少市民將房屋視為投資工具,用家因此被害慘了。筆者當然有一套房屋政策策略建議,以保障用家為依歸,但在此不作提議。

政府是香港房屋市場的主導者,論樓市升跌必先以房屋政策作出發點,近年英gor有計劃,但每個計劃皆節節敗退,唯有辣招暫能控制市場,投機炒家少了,卻害了地產中介。但這正正是走往正確房屋政策的必要一步。

可是政府政策變化萬千,五時花六時變,夾屋、居屋、租者置其屋的開始和取消。一切都顯示政府從不會堅守維護房屋用家利益, 特別是這個賣地「既得利益者」更不可能放棄自身利益。辣招什麼時侯取消不得而知,更而五年後才逐步有更多房屋供應,未來樓價大跌有限,但大升亦因不明朗因素而不會發生。

本人認同失去高地價政策,香港稅制必然會有番天覆地的負面變化。但保障香港自身居民的房屋用家利益才是王道。

利申:與家人住,有興趣置業但冇錢買樓既80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